当前位置:首页  技术应用

多维动态脉冲塑性变形技术制备低成本大块纳米高强度/高导电/高热稳定性铜线

时间: 2024-11-11来源: 河海大学赵永好课题组作者: 编辑: 审核: 阅读: 11

 “科创中国”技术清单库筛选表

项目名称

多维动态脉冲塑性变形技术制备低成本大块纳米高强度/高导电/高热稳定性铜线

完成人

毛庆忠,赵永好

联系人

赵永好

联系人手机

18915971789

邮箱

yhzhao@njust.edu.cn

完成人单位

南京理工大学

技术领域

先进基础材料       能源材料       信息材料    

环境工程材料       生物医用材料      衣食住行材料  

安全工程材料       材料检测与分析技术

材料设计制造工艺、装备、软件及智能化

关键词35个)

高强度,高导电性,高热稳定,多维动态脉冲塑性变形技术,铜及铜合金

应用领域

新能源汽车、交通运输、输配电工程、航空航天

项目简介300字左右)

本项目针对金属材料中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无法兼得的难题,提出纳米微观结构宏观定向设计的新思路,即通过纳米量级的微观结构设计,将材料的性能在需要的方向上最大化。具体而言,使铜导线在导电方向上强度最高的同时、实现最好的导电性。本项目首创新型多维动态脉冲剧烈塑性变形退火技术,利用高频次多维度轴向锻打,结合低温退火工艺达到强度和导电性的同时提高的目的,并实现超高综合性能定向结构铜导线的低成本、规模化制备。此外,该结构铜导线还具备热稳定性高,耐磨损,表面粗糙度好等其它优点,综合服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本项目制备的高强度/高导电/高热稳定性铜线的强度和导电性可达到400MPa103%IACS,铜铬合金导线强度和导电性可达到600MPa82%IACS;良品率接近100%,相较于传统机加工可节约材料30%

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50字内)

2030年,全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,其中高速铁路4.5万公里。本项目制备的定向纳米结构铜导线的性能远超350km/h高铁安全运行所需接触线指标,可作为新一代接触线服役于400km/h的高铁线路。该技术可将20KW电机铜耗降低12.33%。若将全国的电机都替换为本项目导线电机,每年可以节约用电约185亿度,即葛洲坝电站一年的发电量。